中国稻米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稻米版图 > 中国稻米 > 正文
中国粮食最强音
作者:admin   来源:张绘云   日期:2014-12-12 16:01:18  

2014年11月21日,《粮食法(送审稿)》修订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部法律设立专章从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督,减少农户储粮以及储存、运输、加工、餐饮等环节的损失浪费,加强节粮减损技术研发和推广使用,制定具体措施和制度推进粮食节约减损,获得了舆论的广泛支持。社会公众普遍希望建立严格的约束和惩罚机制,引导全社会树立“粮食是一种紧缺资源”的爱粮、节粮新观念。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家粮食局发布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生产的粮食中几乎有35%被浪费,粮食产后损耗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餐桌上的浪费:我国餐桌浪费每年约扔掉粮食总产量的10%,其中仅中等规模以上餐馆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各类学校、单位规模以上集体食堂每年至少倒掉3000万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个人和家庭每年浪费粮食约110亿斤,相当于1500万人一年的口粮。

餐桌外的浪费:1、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整体偏低,粮食作物收获时收割能力不足,雨天致使谷物发芽霉变时常发生,造成了大量的损耗和浪费;2、粮食收获后农户储粮几乎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由于储粮条件简陋,粮食损失达400亿斤;3、全国粮食企业有近2400亿斤仓库属危仓老库,由于储粮条件差造成粮食损失损耗逾150亿斤;4、粮食运输方式落后,多次搬倒转运的包粮在装卸、运输当中的抛洒以及包装物的遗留而造成的损失率超过5%;5、粮食加工普遍超过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每年加工环节造成的损失已超过150亿斤。综合来看,我国粮食的餐桌外浪费已高达3500万吨,接近我国粮食总产量的6%。

我国以奇迹般的速度完成了从饥饿贫穷到基本小康的蜕变,但粮食状况并不乐观。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粮食供求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进口量持续增加,2013年我国三大谷物和大豆进口总量已达7439万吨,2014年截至10月底谷物和大豆进口量已逼近2013年全年进口量,达7249万吨。然而,我国粮食一面大量进口,另一面却是巨额浪费,每年白白损失上千亿斤粮食。目前,国家政策层面多是侧重引导种粮、提高产量,而减少粮食浪费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接受央视《共同关注》节目采访时说:“我们辛辛苦苦地钻研来提高(产量),我们的水稻产量,每亩提高10斤、5斤都是很难的,提高了单产之后呢,又浪费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现在我要建议政府要出台(法规政策),把浪费当成可耻的行为,当成犯罪的行为来限它。”严重的粮食浪费,与我国严峻的农业耕地现状不符,也与全球粮食与人口增长形势格格不入。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不仅有利于减轻国内粮食供求平衡压力,也有利于改善中外粮食贸易关系。解决粮食浪费问题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全社会都应不懈努力、厉行节约,做到温饱不忘饥寒,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把“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传统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