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所不知的袁隆平(十二)
1979年4月,袁隆平应邀参加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举办的学术研讨会,这是袁隆平第一次走出国门。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是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的,是国际上最权威的水稻专门研究机构。
这次会议有20多个国家的200多位科学家参加。中国科学院应邀组织了一个4人的水稻专家小组,专家小组准备宣读的论文是由袁隆平用英文撰写的《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会议上由小组成员林世成宣读论文,袁隆平作现场答辩。这是第一次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取得的成功公开报道给国际社会。
论文中对中国研究杂交水稻及协作公关的历程,通过培育三系利用水稻杂种优势以提高产量的进展与成果,以及杂交水稻强大的杂种优势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独特而有效的制种技术措施,最后对杂交水稻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中国历经艰辛取得的杂交水稻新成果,引起了与会代表们的极大关注。这次会议,各国专家公认,中国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已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3年后,1982年秋,袁隆平再次来到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参加一年一度的国际水稻学术报告会。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先生庄重地引领袁隆平走向主席台。 这时,投影机在屏幕上打出了袁隆平的巨幅头像,头像下方有一排醒目的黑体字写着:
“Yuan Longping,the Father of Hybrid Rice”。
顿时会场为之欢声雷动,来自世界各国不同肤色的学者和专家一致起立,向袁隆平鼓掌致意。这一安排令袁隆平料想不到,大吃一惊,但他还是从容地向人们挥手致意。
斯瓦米纳森先生对参加会议的代表说:
“今天,我十分荣幸地在这里向你们郑重介绍我的伟大的朋友、杰出的中国科学家、我们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特邀客座研究员——袁隆平先生!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当之无愧的。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世界带来了福音。”
会场上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次会议期间,菲律宾报纸头版刊登了袁隆平的照片和“杂交水稻之父”的大字标题。从此,袁隆平的名字与“杂交水稻之父”的美誉不胫而走,享誉全球。袁隆平也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在国内和国际上成为当之无愧的“杂交水稻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