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报道 > 正文
从纪实文学到电影 《稻可道》在铜官正式起航
作者:ircity17admin   来源:   日期:2018-09-25 11:00:49  


主持人介绍电影《稻可道》

华声在线9月25日讯(记者 喻亮)影聚铜官,星耀长沙。9月18日至9月20日,第十七届全国院线国产影片推介会在长沙铜官镇隆重举行。在本次推介会上,《稻可道》作为本土“湘味”十足的电影,得到了隆重推介,意味着电影《稻可道》在铜官正式起航。同时,从纪实文化到电影,“隆平文化”的传播获得了更广阔的表达空间,实现了华丽转身。

四年前,趁着袁隆平提名诺贝尔和平奖的东风,袁隆平丛书创作团队成立了,并开始策划系列丛书第一本《稻可道》,意境丰富的书名让人想起“道可道、非常道”;紧接着,《非常稻》出版面世,讲述发明创造“非常稻”的非常之人;今年8月22日,《稻生一》横空出世,以纪实文学和隆平精神重塑中华文明的主体性。


袁隆平丛书创作团队的瞿建波(左)、方志辉(右)与袁隆平院士合影

最初,袁隆平丛书创作团队的方志辉、瞿建波、枕戈、杨耀松、黄崎等成员只是想以袁隆平提名诺贝尔和平奖为契机,创作一部反映杂交水稻走向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团队拼搏奋斗、无私奉献的“畅销书”——这本书出版后,确实轰动一时,影响巨大。但无意之间,他们触碰到了这个时代的系列命题,包括“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一带一路”理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中非合作论坛精神;中华文明的主体叙事。

正是因为《稻可道》等系列书籍包含了如此丰富的时代精神元素,如此巨大的“正能量”,她获得了潇湘电影集团的青睐。影片剧组人员在向湖南省委宣传部和国家电影局等相关部门申报立项时,获得了上级部门一致的高度肯定。甚至,这部影片被认为是表现和诠释中国和平崛起的绝佳题材,更是一种国家战略思想的体现。这也给杂交水稻和“水稻外交”赋予了更加宏大的国家使命,使得杂交水稻之父的名字“袁隆平”三字,闪耀着更加丰富多彩的思想文化光芒。


电影《稻可道》剧情介绍

《稻可道》的主要故事情节包含:一颗来自中国的种子;二个为活下去相互倾轧的部落;三个不择手段的利益集团;四个留下来的中国水稻专家;五趟历经艰险的科学实验旅途;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马达加斯加国;七年援非项目的坚守。在推介会上,该影片被认为展现出了中国的大国担当,符合“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更是“中非合作论坛”的产物,也是中国在崭新的国际形象下国家软实力的体现。

《稻可道》备受关注,也是因为一个大的时代背景。《战狼2》、《红海行动》近一两年火了,这两部影片无疑是中国崛起走向世界“硬实力”的展现,塑造了中国人的“硬汉”形象;但正因如此也被人诟病“场景太过血腥,视觉过于暴力”。在展示中国的软实力方面,这两部影片都比较缺乏。《稻可道》在体现国家硬实力的时候,能否显得更加软、更加温和一点呢?杂交水稻走出国门的时候,是带着解决人类饥饿、拯救更多生命的和平使命的,在“爱”字上做了更多文章,让“中国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深入人心。

在本次院线会上,主办方潇影集团集中推介了《芙蓉渡》《国礼》《正正的世界》《一代女魂唐群英》《热土》《球王》《稻可道》《新湘西剿匪记》《龙门英雄传》等9部“湘味”浓厚的电影作品,希望以举办本次活动为契机,能够促进潇影电影的发展。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