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报道 > 正文
“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亲临指导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环境报   日期:2014-12-03 11:16:34  

中国环境报报讯 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亲自指导的国家杂交水稻中心天津分中心,日前在天津市津南区落户。

该试验中心坐落于天津市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国内设立的惟一分中心。该项目立足天津市建立优质粳稻良种繁育基地,包括占地30亩的试验楼和100亩试验田,通过优质高产杂交技术选育出适宜北方地区生长的新品种,提高小站稻的品质和产量,重振小站稻昔日雄风。

作为小站稻原产地的天津市津南区,由于近几年连年干旱,使种植受到很大影响,严重制约了小站稻的产业化进程。目前,该区紧紧抓住国家杂交水稻中心天津试验中心落户津南的契机,进一步整合现有的资源优势,积极配合袁隆平院士的科研攻关项目,在提高小站稻的品质口感、节水型、超级高产粳稻和稻秆变青饲料等课题上进行试验研发,把杂交水稻孕育技术、基因工程技术运用到小站稻的育种、栽培之中,利用有限的水资源,逐步恢复扩大小站稻的种植面积和优良品质。该项目的建设实施,对小站稻品种的优化和改良、品质的提高、市场的开发以及加速小站稻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具有悠久历史的百年名稻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该项目利用杂交水稻研究的成熟技术和经验,将超级杂交粳稻选育、改良和新品种研发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分中心依照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整合了各种有利资源,聚集国内外优秀人才。他们针对制约农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北方稻区的实际情况,实施重点科技攻关,研究和开发节水型水稻新品种,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实现种植面积量的突破;利用分子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途径,培育谷、草两用稻新品种,在提高产量和保证品质的前提下,使稻草成为优质牧草,为奶业发展提供充足优质的青饲料来源。

天津分中心运用杂交水稻高产育种的成熟技术研究和开发超级杂交粳稻,将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单产可望达到800公斤以上,还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稻米品质。同时,分中心将以研究开发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为基础,发展种子产业,逐步使天津成为优质高产水稻的种子基地,进而树立小站稻历史品牌新形象,促进天津及至全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