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报道 > 正文
袁隆平观博受游客欢迎 鼓励年轻人尝试滑梯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早报   日期:2014-11-21 16:31:06  

                  袁隆平在非洲联合馆内和游客打招呼

 

2010年6月21,“杂交水稻之父”中科院院士袁隆平来到上海世博园,先后来到瑞典馆、非洲联合馆等场馆参观。作为对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温饱问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袁隆平昨天在世博园被众多游客认出。在非洲联合馆内,袁院士来到了由于引种其杂交水稻品种而亩产翻倍的马达加斯加国家馆,受到了非洲人民的欢迎。

 

鼓励年轻人尝试滑梯

 

今天,袁隆平院士一行首先来到了世博园C片区的瑞典国家馆,袁隆平在馆内关于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介绍前驻足了良久。在瑞典馆的“招牌节目”螺旋式超级大滑梯前,袁老也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年届八旬的老人虽然在工作人员的劝阻下没有下滑梯,但他还是一个劲地鼓励随行的年轻人尝试一下。

 

在瑞典馆接受早报世博记者专访时,袁隆平表示,他对正在世博园中国馆种植展示的第三代超级杂交水稻很有信心。这批将在9月收割的水稻,亩产将达到800公斤,远超目前平均亩产不过450公斤的杂交水稻。袁隆平院士表示,在亩产800公斤的基础上,他希望能在未来几年达到亩产900公斤。

 

在金色稻丛前留影

 

“袁隆平!”当袁隆平院士来到非洲联合馆时,许多游客认出了科学家,游客们都主动地与袁隆平握手。在非洲联合馆内,袁隆平院士一行特地来到马达加斯加国家馆,这个馆外以金黄色的水稻来装饰的国家馆与眼前的中国“杂交水稻之父”有着一段不解之缘。

 

稻米是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的粮食主产,但此前由于只种植常规稻,平均产量仅为每公顷2.5吨,大米不能自给。

 

直到2007年,中国科研人员为该国带去了袁隆平院士的34个杂交水稻品种,结果比当地2个对照品种分别增产51.1%和114.6%,增产表现一鸣惊人,被马达加斯加当地人称为“魔力”水稻。

 

今天,看到马达加斯加人以自己培育的杂交稻来装饰马达加斯加国家馆,袁隆平十分高兴,老人微笑着在金黄色的稻丛前留影。“非常感谢袁隆平先生把杂交水稻带到马达加斯加,改善了我们当地人的生活。”马达加斯加馆馆长卡特林娜说。

 

明天袁隆平将继续参观世博园,计划将去中国国家馆亲眼看看第三代超级杂交水稻。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