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邵阳市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的一片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摆动。专家站在田边,看着农民收割稻谷。远在数百公里外的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一间办公室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焦急地等待着前方的测产数据。“经过严格的验收测产,羊古坳乡雷峰村107.9亩‘Y两优2号’平均亩产为 926.6公斤。”9月19日下午,农业部专家组组长、中国水稻所所长程式华宣布这一验收结果。
验收
由中国水稻所所长程式华、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石庆华、农业部科教司推广处徐志宇等专家组成的农业部测产验收组到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现场组织指导对袁隆平研制的“Y两优2号”超级杂交稻进行收割验收作业。
记者在现场看到,专家组对18块试验田共107.9亩的超级杂交稻田进行现场随机抽签验收,分别抽取出2、5、8号试验田,随后在专家组现场监督下进行人工开镰、打谷脱粒,随即用化纤袋装好并编号。
这107.9亩基地全部由当地种粮大户王化永承包种植,由湖南杂交水稻中心提供种子及技术指导和把关,当地农业部门专家参与指导。王化永告诉记者,他一直进行超级稻试验田耕作,2009年平均亩产达到856公斤,2010年平均亩产达到874公斤。2011年,种植 “Y两优2号”,4月13日播种,9月18日收割,在此过程中,袁隆平多次过来查看、给予技术指导。
突破
专家组按照严格的测产验收规程,测得隆回县百亩片平均亩产达926.6公斤。
据专家介绍,由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三期目标是,同一生态区两个点连续两年百亩示范片产量达到每亩900公斤。因此,此次突破亩产900公斤,是第三期目标的重大突破,为2012年高产奠定了基础。
对此,袁隆平十分兴奋。他高兴地说,我现在的目标是亩产1000公斤,我会争取立项,用10年时间实现这个目标。
程式华认为,此次测产结果说明中国的水稻育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无论是从高杆到矮杆,还是从杂交稻到超级稻。通过这种良种、良法的结合,起到一种带动示范作用,推动全国稻米增产。
领先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提供的资料称,水稻超高产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随着水土等农业生产资源的约束越来越强,单纯依靠扩大种植面积和增加生产投入实现粮食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提高单产成为保证粮食有效供给、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部分国家和国际组织相继提出其超高产水稻育种计划,如日本提出通过籼粳杂交培育增产50%的品种的15年计划,国际水稻研究所提出利用热带粳稻培育少蘖巨穗的新株型育种增产计划。
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先于国际社会。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杂交水稻专家频获国际大奖,其辉煌背后,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高度认可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