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9月7日,在张家界市永定区教字垭镇,万亩超级杂交稻示范田稻浪翻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端起一支壮硕的稻穗,与张家界市市长赵小明分享丰收在望的喜悦,眉宇间笑意丛生。
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办的2011年湖南省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注:即用3亩地产出4亩地的粮食)丰产工程中稻现场观摩会在张家界举行,来自全省农业、科技界的专家,政府有关部门及种业公司的代表等聚在一起,现场观摩我省中低产田推广超级杂交稻品种取得的增产实绩,并对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的“种三产四”工程进行期中盘点。
记者在现场看到,让袁隆平院士赞美有加的稻穗名叫“Y两优一号”,在永定区的种植面积已达8万亩。在全国范围内,这个品种种植面积已达500万亩,居超级杂交中稻全国推广面积首位。这个广受稻农欢迎的品种自然成为种子经销者眼中的香饽饽。“经销商一定要薄利多销,让利给农民”,袁隆平对参加现场观摩会的流通环节代表千叮咛万嘱咐。
尽管当地中稻再过10来天才开镰,但据专家初步测产,永定区已推广的8万亩超级杂交中稻,预计平均亩产600公斤左右,比推广前的平均亩产增产46%,预测可增收优质稻谷15810吨,稻农增收将达4100万元。
在袁隆平一行走过的田埂上,稻农们聚集在一起,想亲口向这位伟大的科学家问一声好,古铜色的脸上挂满丰收的笑容。袁隆平告诉记者,目前全国水稻平均亩产只有400公斤,超级杂交中稻“Y两优一号”在永定区创下大面积亩产600公斤左右的纪录,说明我省粮食增产还大有潜力。今年全省已在47个县市区的中低产田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纳入计划的示范面积达450万亩。如果在全省现有的4000万亩中低产田中,拿出1500万亩通过“种三产四”实现预期增产目标,再加上高产田的带动,湖南就可以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到2020年新增粮食30亿公斤”的目标任务。